足利义满是源氏吗_足利义满姓什么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足利义满是源氏吗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足利义满是源氏吗的话题吧。
1.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哪些是源氏哪些是平
2.日本贵族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呀?请介绍一下,例如五摄家,清华家
3.日本幕府将军是不是理论上要源氏家族的人才能出任?
4.足利尊氏既然是源氏子孙为什么不姓源?德川家康是源氏子孙么,为什么也不姓源?
5.一休是日本后醍醐天皇的儿子那为什么会当和尚呢
6.日本历史上的那些公卿家族都是怎么来的呀?公卿里面又有那些有名的家族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哪些是源氏哪些是平
到战国时代,
自称平氏出身的大名代表是织田氏、北条氏、千叶氏、芦名氏等……
源氏出身的大名代表有武田氏、足利氏、山名氏、田山氏、德川氏、细川氏、南部氏、里见氏、佐竹氏、北田氏、今川氏、一色氏、小笠原氏、斯波氏、大崎氏、最上氏等
日本贵族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呀?请介绍一下,例如五摄家,清华家
70、80后耳熟能详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个像大孩子一样喜怒无常、养尊处优的足利大将军,他嫉妒一休的智慧,常常给一休出难题;但是一遇到麻烦事,又会腆著脸来请一休哥帮忙。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统一了日本南北朝、被明永乐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现实中的足利义满少年老成、富有谋略,完全不是动画片中那副没遛儿的样子。而且他还有大概就是一休的亲生爷爷……
日本的幕府原指将军出征时的军帐,后来演化成一种决定权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权机构。而在最早的幕府「镰仓幕府」晚期,出了个特别会挑事和逃跑的天皇:后醍醐天皇。
谁都不愿意当个徒有其名的摆设,后醍醐天皇也是如此。他窥探到镰仓幕府内部矛盾重重、统治根基已动摇,于是以为实际已成熟,便结交众多贵族、僧侣、武士,秘密推翻镰仓幕府。但事情非常快败露,后醍醐天皇只好向幕府服软、写保证书保证自个没有倒幕之心。「正中之变」以失败告终,后人觉得天皇亲自谋反非常有趣,于是干脆称之为「天皇御谋反」。
虽然「正中之变」失败,但是镰仓幕府与天皇间的矛盾已表面化。1331年,后醍醐天皇男扮女装,带着象征皇位的「三神器」出逃,号召各路诸侯勤王。结果没什么人搭理他。被抓回来的天皇遭幕府流放。
两年后,后醍醐天皇又从流放地逃跑,再次号召诸侯勤王。此时镰仓幕府已风雨飘摇,许多豪族、武士看到了机会,纷纷响应(不是天皇的人气提高了,是大家看到牛市了)。足利义满的爷爷足利尊氏作为勤王的主力,协同各路人马灭亡了镰仓幕府。
后醍醐天皇想效仿光武帝刘秀再兴汉室,所以订了个跟刘秀一模一样的新年号「建武」。可是这位天皇逃跑在行,治国却不给力,他无视勤王诸侯的利益,只想大权独揽。一番较量之后,建武中兴失败,后醍醐天皇退位,称「太上天皇」。
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
后醍醐天皇再次男扮女装带着「三神器」逃跑,来到日本南部另立朝廷,日本进入「一天两帝南北京」的南北朝对峙阶段。此时天皇在贵族武士心中已不值钱了,足利尊氏的属下甚至说道:「假如世界上非要有天皇的话,用木头雕一个戳在那里多省心啊。」
不过皇权这个名号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像中国一样,在日本,不统一就意味着战争。南北朝之间,战事不断。
足利义满出生刚好100天后,他的爷爷足利尊氏去世,其父足利义诠任室町幕府将军。3岁时,南朝军队攻陷京都,足利义满逃走避难。第二年,北朝军队又夺回京都,在回京都的途中,年仅四岁的足利义满见到摄津国一处风景十分优美,于是家臣把这处风景搬回京都。家臣们十分惊讶又相当为难,赶紧对小将军连科普带哄骗,才避免了马上就大兴土木。
现今我们常常扯人生境界和格局。「看上了就是我的,去他娘的都给我搬走」——这看来应当是非常高的格局吧。
10岁时,足利义满的父亲也死了,年幼的他继承了室町幕府将军的职位。他的成人礼上,为幕府屡立战功的管领细川赖之作为足利义满的「乌帽子亲」(假亲)为他完成了「元服」仪式。由于足利义满年幼,室町幕府的实权掌握在细川手中。
到足利义满20岁时,幕府内斯波家族和土岐家族起来反对细川家族,细川赖之下野,斯波家掌权。但是足利义满阻止了对细川的赶尽杀绝,并逐步暗中扶持。渐渐地,细川家族势力有所恢复,足利义满在细川家族和斯波家族的对抗中渔翁得利。
统一日本
在派系斗争中坐收渔利的足利义满逐步收拾掉了斯波家和土岐家,而细川家的实力也大不如前了,室町幕府的大权重新回到「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手中。
当时的日本诸侯割据,共分66国,而山名氏家族则担任了其中11国的守护大名,世称「六分一殿」,也就是占有日本六分之一天下的意思。
足利义满成功挑起了山名氏家族的内乱,之后又逼迫山名氏进攻京都。面对畏惧求和的文臣,早已胸有成竹的足利义满说道:哪有什么和平可谈,只有生死。
「明德之乱」中一举击败山名氏,让北朝实力大增,足利义满的风头一时无两。
日本南朝势力遇见衰败,于是跟足利义满议和。在得到今后天皇由两系皇族交替继承的承诺之后,南朝天皇交出「三神器」,宣布退位。南北朝时代结束,日本终于回复统一。
而被夺走「三神器」的南朝天皇,再也没有被划入过继承序列。原来合同是要靠实力来维护的。
统一日本后,足利义满达到了决定权的巅峰。他既是「武家」(军队武士集团)的关白(天皇话事人),又是「公家」(文官贵族)的太政大臣(三公之首),集军政大权与一身,超越了历代幕府将军——以前的幕府将军只摄政不参政,跟天皇各玩各的。
足利义满一直倾心于中国文化,希望能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过去多次派人跟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联络希望能够通商贸易。但是由于当时「胡惟庸」案中,胡惟庸有勾结倭寇意图篡位的举动,所以朱元璋对日本很反感,一直拒绝足利义满的建交请求,并且认南朝为日本正统。
朱棣「靖难」后弃南京而定都北京,对刚统一了日本的足利义满颇为心有灵犀,终于答允了日本的建交请求。足利义满频频入贡,同时受明朝封赏,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明朝对日本颁发勘合符(一种类似存物牌的证明),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源」是其姓),日本正式承认自个为中国的藩属国,从此之后,直到明朝灭亡,中国一直是日本的名义宗主国。
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足利义满清醒地认识到,以暴力赢得的决定权,必然会一直遭受到暴力的觊觎。要想稳坐天下,还要控制人们的精神。于是足利义满把将军之位让给儿子足利义持,自个带着一群属下出家当了和尚,从而加强了对寺社势力的控制。这样,足利义满就实际掌握了日本的公家、武家、禅宗(宗教)三大主要势力。
足利义满出家的寺院称「鹿苑寺」,其中的舍利殿全部贴满金箔,外观金碧辉煌。因此,鹿苑寺也被称作「金阁寺」。
与一休的关系扑朔迷离
据说,据说啊,足利义满摄政期间,继续发扬自个小时候看上啥要啥、欢喜谁便是谁的格局,连后圆融天皇的老婆们都给收了。当皇后生了儿子之后,足利义满立即逼迫后圆融天皇退位,让位给这个孩子,也就是后小松天皇。有人怀疑,后小松天皇实际是足利义满的儿子。
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长期流传着一首预言师《野马台诗》,其中有两句:「百王流毕竭,猿犬称英雄」。也就是说,天皇的血脉流传到第100代时将会终结,而猴子和狗将取而代之。镰仓末的公方足利氏满属猴,足利义满属狗,而后圆融天皇刚好是官方认定的第100代天皇,怪不得会有后小松天皇是足利义满的种儿这样流言了。而退位的后圆融天皇也被逼得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三十多岁就挂了。
而后小松天皇的皇后藤原照子刚刚怀孕,就被以「有南志」、意欲刺杀天皇为由逐出宫廷。其后生子千菊丸,自幼被送到安国寺出家,法号「一休」。有人以为,足利义满此举,是为了遏制对自个存敌意的藤原氏家族。
一休师父从小聪明很,又有皇族血脉,各大寺庙甚至皇宫都畅行无阻,有此背景加之刻苦修行,终成一代高僧。但是从其自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号,也能看出其年少时的放浪不羁。
也有人以为,足利义满安排一休这个疑似孙子出家,也大概是为了加强对宗教势力的控制。从小陪一休一块玩的武士蜷川新右卫门,其官职是「寺社奉行」,相当于「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
自古以来,日本一直在学习中国,研究中国。而我们对日本又了解多少呢?
日本幕府将军是不是理论上要源氏家族的人才能出任?
日本贵族的等级是天皇、亲王/内亲王、王/女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古代日本贵族分为公卿和大名两个系统。701年的大宝律令将官职在四位和五位的官员称为“通贵”,三位及三位以上的称“贵”,乃创立贵族制度。随后由皇族分出藤原氏、橘氏、源氏、平氏四大家族。后又发展出五摄、七清华、九清华等贵族世家等级。
地方豪族则发展为大名。1884年实行华族制度,将旧公卿、大名及明治维新功臣分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废除了华族制度。
天皇、亲王/内亲王、王/女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扩展资料:
贵族起源:
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学者布洛克认为罗马的原贵族随着帝国消亡而消失,而蛮方贵族没有形成;十二世纪之后才开始出现贵族,其典型特征为骑士阶层开始正式出现,即骑士等于贵族。
但后来的学者通过考察,对以上说法不认同,日尔曼大举入侵后,罗马贵族没有真正消亡,与后来蛮邦上层结合为一体,中世纪前期就已经有贵族,到了后期贵族和骑士有所融合,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直到和平时期,骑士的军事功能削弱和,两者才合为一体。
十二、十三世纪后,随着贵族和骑士融合,开始形成明确的贵族之间等级,要成为贵族必须成为骑士,等级性和集团性明显。骑士必须是骑士的后裔,这种差距和其他阶层的集团拉大,使得贵族具有了明显的封闭性,且分出了不同的等级,表现出不同的权势。
百度百科——贵族等级
足利尊氏既然是源氏子孙为什么不姓源?德川家康是源氏子孙么,为什么也不姓源?
1、理论上是规定要武家贵族(源氏、平氏出身)才能够担任征夷大将军开幕府。但因为三个幕府都是源氏,可能让人混淆了。例子:织田信长自称平氏出身,为的就是打倒源氏出身的足利幕府(源平不两立)。2、实际上:如上面说的,3个都是源氏出身的,也就有这么一条潜规矩:源氏必能当征夷大将军。理论上虽是说源平都能当,只不过没有平氏的人担任过所以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3、、不管你出身是啥,你认了谁当干爹,你就有你干爹的出身。例子:丰臣秀吉为开幕认足利义昭不成后认近卫前久当关白。
4、源赖朝绝后以后源氏长者是足利氏,足利幕府灭亡之后直到江户幕府建立之前的源氏长者仍是足利氏(义昭)。不然怎么猴子认足利义昭当爹,不认其他源氏呢?今川、吉良氏都是足利旁支,干嘛不认?除开身份高低问题,便是正统性的问题。
一休是日本后醍醐天皇的儿子那为什么会当和尚呢
足利家时的武士也在此后不久自杀。家时乃是源氏的八幡太郎义家的七世孙
足利尊氏是足利家时的孙子。
松平氏本是西三河的当地豪族,究其来由,漫无可考。传统认为清河源氏的新田义季居住在上野国新田郡世良田村德川乡,其后人就以“德川”为苗字,德川氏分支很多,其中一人成为三河国松平乡土豪松平太郎左卫门信重的婿养子,这是冈岐松平氏的始祖——不过这个来源,恐怕是松平元康也及后来开设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生造出来的。
说到日本人的姓氏,首先要从中国人的姓氏谈起。请问,商鞅姓什么?姓商?错。姓卫?错。姓公孙?更错!因为中国上古,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谓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当然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商鞅是卫国的公族,卫是周朝的同姓诸侯,所以商鞅的姓,应该是周的国姓——姬。他是卫国人,所以以国名卫为氏,称之为卫鞅;他是卫的公族,所以也称为公孙鞅;仕秦被封在商於,所以也称商鞅。这卫、公孙、商,正是他的氏。再如,姜子牙姓姜,但是吕氏(大概是出生地)、太公氏(被周武王尊为太公);秦始皇姓嬴,但是赵氏(生在赵国)、秦氏(秦的国君)。诸如此类。
男子主外,平常使用能代表其身份地位的氏而不用姓,商鞅虽然姓姬,但不能叫他姬鞅,秦始皇虽然姓嬴,但叫他赢政就大错特错。只是这一姓、氏分开的制度,汉以后就逐渐被大家遗忘了,姓、氏逐渐合流。
日本的情况则正好相反,氏指的是出身氏族〔日本古代的氏族并不一定由血缘关系所组成〕,姓则指的是大和朝廷赐予氏上等贵族的称号,比如臣、连、造等等。这种“姓”其实含有种姓的意味,以区别氏族地位的高低。其后出现的赐姓如藤原、橘、源、平,等等,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是氏,而不是姓。贵族男子正规的称呼,必须姓氏叠用,比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藤原是氏,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苗裔之意),兼实是名。
苗字又是什么呢?苗字是代表一个氏姓的分家的意思,可以有多种来源,比如地名、官名、庄园名,等等,苗字经常可以更换,其实更象是中国古代的氏。打比方说,武田苗字出于源姓的新罗三郎义光,其后裔一支任甲斐守护,如武田信玄,一支任若狭守护,如武田元光。再比如,战国名将中,有不少称北条苗字,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名门平姓的北条之后裔:北条早云祖孙三代,出身低微,来源不详,为了名正言顺称霸关东,而冒苗字北条;大将北条纲成,本是今川家臣福岛正成之子,因为娶了北条氏纲的女儿,而赐苗字北条,是冒称之冒称;上杉谦信麾下名将北条高广,其实本来的苗字是毛利(他的家徽也是一文字三星),只是以所领北条庄为新苗字,才变成了显赫的北条氏……
武士阶层抬头以后,武士们的苗字越分越多,越分越杂,逐渐变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姓,而到了江户时代,很多商家把商号冠在自己的名前面,也逐渐演化成现代意义上的姓——本书后面为了行文方便,会经常在苗字后面加个“氏”字以指代某一家族,但这并不说明苗字和氏有其共通之处。
不过,古代日本的平民百姓都是没有姓的,要到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才强迫人人都必须有姓,从而大多毫无本源地生造出来的。
日本历史上的那些公卿家族都是怎么来的呀?公卿里面又有那些有名的家族
这个要从日本南北朝政权分裂来说起!
大约在日本第88代后嵯峨天皇时期,
在镰仓幕府的干扰之下,天皇皇族内部发生矛盾,
历时到1317年,皇室逐渐分为持明院系及大觉寺系,
两派协商轮流出任天皇,两系分别各自继承不同的庄园和地产。
1318年,第96代大觉寺系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当时是北条氏镰仓幕府掌权之时。
1330年楠木正成举兵500,于赤阪城击溃镰仓幕府30万讨伐军,拥立天皇。
1333年镰仓幕府覆灭,后醍醐天皇重新入主京都。
1336年推翻镰仓幕府的功臣足利尊氏造反,后醍醐天皇遂逃奔吉野建立南朝,
足利尊氏(也就是“一休”里足利义满将军的爷爷)建立了室町幕府,
同时推举持明院系的光严天皇即位。史称北朝。
一休由于是南朝后醍醐天皇逃走时来不及带走的家眷,
所以一直留在京都被当作人质看管着!
喝口水,再接着往下说:
北朝持明院系在室町幕府的庇护下,
传下了光严天皇、光明天皇、崇光天皇、后光严天皇、后圆融天皇五代,
但是由于后醍醐天皇逃走时带走了日本的传国神器,
所以在日本历史上这五代天皇并不认为是正统。
由于南朝大觉寺系后醍醐天皇带走了日本的传国法器,
所以虽然人单势微,却依然是正统地位。
南朝其后传下了,后村上天皇、长庆天皇、后龟山天皇
最后,1392年第99代后龟山天皇宣布退位,
归还三件传国神器于北朝后圆融天皇。
其后即位的北朝持明院系小松天皇才能正式成为正统的第100代天皇。
日本三大幕府的兴衰史和织田家的历史。
日本的公卿是指,从平安时代以来从公家中升格的从三位以上的贵族,从参议至当时最高位的太政大臣都属于公卿。
太政大臣、右大臣、左大臣、内大臣、参议、大纳言、中纳言都属于公卿阶级才能担任的官位。平安时代末期最出名的四大姓氏分别是源氏,平氏,藤原氏,橘氏。到了战国时代,地方豪族四起,不但拥有了权利还获得了官位,真是名声盖过了那些贵族。公卿们对于那么地方大名来说只能是些获虚名的工具和吸血鬼而已,当然公卿里面也有不少书画,和歌高手,毕竟贵族都喜欢做些风雅之事。
藤原家族:历史上世代担任关白(相当于中国的丞相)、摄政、太政大臣(相当于中国的副丞相)等职务的显贵家族,从公元7世纪被赐姓以来,享有荣华富贵长达1300年,几乎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世家。藤原家族出自日本大化革新时的著名大臣中臣镰足,他死前被天皇赐姓藤原。
平氏家族:历史上建立第一个武家政权的著名武士家族,主要是桓武天皇的后代,是皇族武士。平清盛夺取政权之后,平氏势力大张,但很快被源氏灭亡。源平合战之后,平氏嫡系几乎完全灭亡,只剩下一些旁系仍然生存,例如后世的织田家就是平氏后人。
源氏家族:历史上建立第一个幕府,担任征夷大将军的著名武士家族,主要是清和天皇的后代。源赖朝消灭平氏,建立源氏的武士统治,但不久就去世,只传了三代,他的子孙就宣告断绝。这样,源氏嫡系灭亡,由外戚北条氏掌握幕府实权。
北条家族:据说祖先是平氏,但与平氏嫡系的血缘已经很淡薄。由于北条氏不是源氏后人,不敢自称将军;不是藤原氏后人,也无法担任关白,所以只好自称“执权”,名义上辅佐幕府将军,实际上控制将军。后来被源氏旁系足利氏灭亡,北条氏满门都自杀或被杀。
足利家族:祖先是源氏后代,也算是皇族后裔,但血缘已经很远,而且夺取天下的时候与源氏嫡系分离已经超过十代。由于是源氏后裔,所以可以担任大将军一职;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还曾经担任太政大臣,公然藐视朝廷的地位。据说足利义满曾经打算篡夺皇位,或逼迫天皇立他的儿子为太子(间接篡位),但突然去世而没有成功。
织田家族:从1573年到1582年短暂地担任日本最高统治者,但没有任何官职(天皇曾赐予织田信长右大臣的称号,但他不久辞职)。1582年,天皇派公卿请示织田信长,打算在将军、关白和太政大臣三个最高职位中让他选一个,但织田信长没有答复。理论上讲,织田信长是平氏后裔(但血缘已经很远),不能担任将军或关白。有人传说织田信长阴谋废除天皇,但他不久就被刺杀。
丰臣家族: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皇族或贵族血统的最高统治者家族,创始人丰臣秀吉是农民的儿子,祖上没有任何显赫的人。统一天下之后,丰臣秀吉想认足利家最后一代将军足利义昭为养父,但被拒绝,此后只好认藤原家的族长近卫前久为养父,改姓藤原。不久,天皇赐予其“丰臣”姓。但丰臣家族最终两代而终。
德川家族:自称源氏后代,但家谱非常可疑,可以列出的祖先并没有什么贵族成分。既然自称源氏后代,就具有了一部分皇族血统,也是源氏武士集团的后人,可以担任将军。事实上德川家族只是地方土豪的后代,即使真的有贵族血统,肯定也已经非常淡泊。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429
1、镰仓幕府。
镰仓幕府建立前,是日本的平安时期,也是日本古代的一个盛世,也是日本天皇政权的最鼎盛的一个时代。但是,凡事走到顶点,就必然会开始走向低谷。有很多原因,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种种原因连环作用下,导致天皇权力的逐步丧失,最主要的就是平安末期“摄关政治”的出现,摄关政治简单的就是说,有权力的公家贵族摄揽政权,架空了天皇。而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的是与天皇家联姻的方式。这支贵族就是藤原氏的四个大家族。他们以“大化改新”的功臣自居,受到历代天皇的恩宠,独揽朝政,逐渐的天皇控制不住他们了。藤原氏将自己家族的女儿嫁入皇室,给天皇做妻子,生下儿子后立为皇位继承人,然后等老天皇死后,让这个小天皇继位,藤原氏家族的人以辅佐幼年天皇为名摄政,担任最重要的“关白”一职,然后一代一代循环下去。这就是“摄关政治”。到了后期,朝廷生活奢靡荒*腐败,公家肆意盘剥百姓,特别是压榨在野的武家,但是在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还处处看不起打压武家。
武家是新兴的在野的地主阶层,都是少壮派和新兴的领主,虽然在朝廷上没有政治权利,在社会地位上也没有公家贵族高贵,但是他们掌握地方的经济实力,特别是他们手里都有强大的私人军队。
公家和武家的矛盾日益上升,终于爆发了“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平家武士崛起,虽然最后这两乱被平息,但是武家的地位,特别是军事地位获得公家朝廷的承认。而在之后发生的“平忠常之乱”的时候,朝廷兵力明显不足,将领和士兵战斗力低下,不得不派遣另外一支武家的军队出阵,就是清和源氏,自此,源家武士崛起。
经过这几次变故,武家实力派终于登场,站上了日本的历史舞台。而平家和源家成为了全日本武家的两个领袖,开始“源平之争”,起先是平家掌握了朝廷,各方面超过源家,后来源家又占据了上风,经过来回的拉锯战,源平之争以源家最终胜利告终。期间出现了很多著名武将和流传至今的故事比如源义经和武藏坊弁庆……。总之,平清盛病死,源赖朝杀死自己族内的同族敌人,然后全歼平家最后的军队。1185年,在镰仓开创幕府,1192年,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就是镰仓幕府,从此日本进入了天皇无权的幕府政治时代。
镰仓幕府一共九代,大概140年左右。
2、室町幕府。
镰仓幕府末期,幕府政治日益衰落,地方贵族和百姓逐渐不满幕府的统治,这个时候,沉静了140余年的天皇家族蠢蠢欲动,特别是,天皇的继承权被镰仓幕府把持,出现了“持明院统”与“大觉寺统”两支皇统,天皇的继承权纷争不断,后来当时的镰仓幕府主持,达成了两统交替即位的“两统迭立”方案,并指定了后醍醐天皇的继承人为后二条天皇的儿子,这就剥夺了后醍醐天皇的儿子的继承权,以此为直接原因,后醍醐之天皇在位时积极的展开了一场从政治文化军事上全面的倒幕运动。
经过“正中之变”等运动,镰仓幕府政治岌岌可危,加上当时的幕府执政是北条氏,北条高时不得人心,地方武家贵族纷纷叛乱,百姓也开始揭竿而起,幕府派去镇压的军队,不是被消灭,就是临阵叛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幕府的征讨大将足利高氏在出阵伯耆途中突然举起叛旗,上野豪族新田义贞举兵叛乱,率关东武士攻陷镰仓。1333年,北条高时及其一族自杀。镰仓幕府灭亡了。
但是后醍醐天皇在掌握了朝政后,并没用重用这些武将,反而只是任用公家贵族掌管朝政,这引起了参加推到镰仓幕府的众武将的不满,终于,足利尊氏(就是足利高氏,他因为倒幕有功,被天皇授封一个尊字)再次起兵,驱逐了后醍醐天皇,改立持明院统的光明天皇为新天皇,光明天皇封足利尊氏为“征夷大将军”,在室町开创幕府。成为北朝。
而被驱逐的后醍醐天皇携带着日本天皇家族的“三神器”草剃之剑、八尺琼之勾玉、八咫之镜,逃往大和的吉野,自立朝廷,成为南朝,自此日本进入南北朝对立时代。
经过多次攻防后,南朝势力衰退,终于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给北朝天皇,结束了南北朝时代。
日本南北朝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近代,明治天皇继位后,幸德秋水提出了明治天皇是否是正统的疑问,经过讨论,规定了日本天皇历史以南朝天皇为日本的正统,北朝天皇保留名号,但不列入正统。这是后话。
从1336年室町幕府建立,一直到1392年南北朝结束,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足利义满大家都熟悉吧,聪明的一休里的那个将军)时政权才稳定下来。
室町幕府一共有16代将军(说明,第10代将军和第12代将军是一个人,10代将军足利义材在明应之乱后退位,后来复位将军,改名足利义稙)。1573年,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驱逐,室町幕府灭亡,总共237年左右。
3、江户幕府。
从室町幕府末期1467的应仁之乱开始,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关于战国时代的结束,有多种说法,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到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这段时间涵盖了室町幕府的末期和整个安土桃山时代。
日本战国大家比较熟悉了,总之是群雄乱斗,名将林立。织田信长、斋藤道三、德川家康、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今川义元、长宗我部元亲、毛利元就……数不胜数,以上都是大名,他们手下还有很多家臣武将更是举不胜举,什么三人众、四天王、七本枪、十勇士、十六神将、二十四将的称号多如牛毛……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一句话,优胜劣汰,有的虽然父辈很有能力,但是继任者不能固守和开拓疆土,就被时代淘汰了。织田信长在完成天下布武之前,遭遇本能寺之变,逐渐要统一的天下瞬间又分崩离析,手下分成几派互相争斗。羽柴秀吉逐渐胜出,这其中,不得不说德川家康的眼光和政治嗅觉。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时代起就是他的同盟,并坚持到最后,在两次织田包围网的时候,织田信长事业最艰难的时候,德川家康(当时还叫松平元康)就坚定的站在织田信长一边,一度间是织田唯一的盟友,在战场上,永远能看到勇敢的三河武士冲在部队前面打头阵,后面才是尾张和美浓的武士。为了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不惜杀掉了自己的长子。而在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就是羽柴秀吉,丰臣是天皇赐的姓)也看出了德川家康这支盟友的力量,特别是经过小牧和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认为消灭不了德川家康,就转为不断的拉拢家康。其实本来丰臣秀吉也有过想做征夷大将军,开创幕府的想法,但是因为丰臣秀吉出身比较低,不是大名出身,没有自己的家臣和家将,怕别人不服,思考再三,做了关白一职,后来从关白的职位上退了下来,成为太阁。在丰臣秀吉的努力下,四方大名都被征服,日本再次统一。可是好景不长,丰臣秀吉死了,烽烟再起,而在新时代,遍眼望去,老一拨的武将大名已经去世,无人再是德川家康的对手,而石田三成作为丰臣秀吉的遗孤丰臣秀赖的五奉行之一,觉得德川家康威胁到了丰臣家的统治,于是四处联络大名弹劾德川家康,终于,1600年,关原合战爆发,全日本的大名分为东军和西军展开大战。最终结果德川家康的东军获胜,德川家康的势力如日中天,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建立(为了当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曾经改变了自己家族的谱系,据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征夷大将军必须有源氏家族的血统,所以把姓改为德川,自称是德川源氏一族)。1605年,德川家康从大将军的职位上退下来,让给自己的三男秀忠,自己成为大御所,隐居骏府城,但是实际上仍然操纵幕府的一切。又经过1615年的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彻底灭掉了丰臣氏,巩固了德川幕府。
江户幕府共有15代将军,到了近代,历史仿佛又再重演,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幕府走向下坡路,这次还外加了另外一个原因,西方经过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列强崛起,而采取锁国政策的日本逐渐落后,遭遇了和近代中国一样的问题,日本国门被美国的军舰和大炮打开。面对危机,江户幕府软弱可欺无所作为,引起了地方藩的不满,加上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种种作用下,倒幕运动开始,我们熟悉的著名的新选组和倒幕志士走上历史舞台,最终结果,倒幕运动取得成功,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将国家的所有权力移交给天皇,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并用50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封建小国变为资本主义军事强国,加入了列强的阵营。
德川幕府共十五代将军,从1603年到1867年,共265年.
好了,关于“足利义满是源氏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足利义满是源氏吗”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